学讲话精神 建特色名校 打造优质专业
陈新民
(2024年3月14)
2024年是总书记来校视察二十年、学校建校四十周年,也是学校申硕关键年。按照总书记当年“三个贡献度”的寄语要求,全校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的姿态,积极投身名校民办建设之中。就在新学期开学之际,省政协副主席王昌荣来校考察,充分体现了省政协对学校的关心、关切,而且是以新设立省级层面的学校建设协调机制召集人身份来调研,对学校来说,更是莫大的荣幸!考察中王主席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要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进学校精品名校建设”,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按章书记说法是,定了向、定了位、定了标)。
学校党委提出本学期要在全校范围开展“学习讲话精神、建设特色名校”的大讨论活动,我个人觉得很有必要。观念是先导,大讨论对于统一全校共识、凝聚全校力量,推动学校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建设名校民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比于其他高校,应该说我校有着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比如说国有民办属性、综合性多学科结构、地方应用型定位等,这些特点也将促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但是,如果这些特殊性处理不好,有时也容易滋生“特殊性”的一些弊端来。下面,我立足学校当前现实,从分管领域的短板弱项出发,以“学讲话精神、建特色名校、打造优质专业”为题谈几点个人想法,不对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入主流,依标分级强认证
按现在的说法,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四梁八柱”。专业作为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基本建设,其建设有其固有要素,专业教学质量也有国家标准。教育部规划了“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体系。但是,由于民办办学传统的惯性思维,我们许多专业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常见的现象是,专业建设就是模仿它校,而且也主要模仿它校的课程体系,至于专业国家标准、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实验实践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顾及较少;专业认证工作也因为人手少等种种理由而推进缓慢。其结果是,专业呈现低小散倾向,专业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作为一所老牌的民办高校,我们要增强专业入主流意识,克服“自说自话、自我满足”倾向(按李校长的说法是,要按标准来建专业,要用国际认证来检验专业),使专业建设主动与公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相同步、相一致,我们也要构筑起自身的专业三级认证体系,即:通过年度教学状态数据的跟踪和整改确保每一个有毕业生专业达到合格要求(基本条件、基本质量、基本管理);依照专业类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培养方案、深化专业改革,使得80%以上专业达到国标要求;同时积极参与各类专业认证,争取10-20%专业能通过国际等效的专业认证,以评促强,打造一流本科专业。为了有效推动这项工作,我们计划将专业三级认证工作与校内专业评价工作、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结合起来。
二、入圈子,专兼结合建团队
众所周知,团队强则学科专业强,从教育部教学状态数据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专业的师资力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数据库并没有真正打通和有效利用,使得像国家一流专业等申报中还是采用纸质填报方式来进行,这为专业团队人员的整合提供了可能。由于我校是一所综合多科性高校,相对来说,师资的学科分布较为分散,申报中团队力量的整合空间不大,其团队力量往往难以与单科性高校相媲美。我们专业团队不具优势,可能还与我们的专业建设思路有关(越秀等民办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为此,我个人觉得:一是要重视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建设。兼职人员可以是日常兼课的外聘教师,也可以是业师或国际化师资,要尽可能固化兼职人员,最好他们身上还能体现出我校的教学科研成果来(据我个人初步判断,学校第二批硕建点培育的重要生长点也可能在这里!)。目前随着我校自有专任教师人数增加,加上各教学单位对人员课酬金的控制,每学期外聘教师人数在逐年减少。即便这样,我觉得也还有必要通过“适合”的专业教学运行生师比来加以调控,来保证一定量业师和高水平外聘教师任教,这是专业国家标准的要求,也是团队建设的需要;二是要创造条件,全职或柔性引进若干名国家教指委成员担任专业负责人,实施“专业带头人+团队”模式,主动接轨专业圈,增强团队力量,提升建设标准;三是要统合专业、学科力量,协同来建好专业。目前一个反常现象是,部分专业教师不重视学科,而有些学科团队教师也不屑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在我看来,这里有认识的问题,也有考核机制需要统合的问题。应该说,学科与专业并不能等同,它们各有各的取向和侧重点,但是两者的交汇点在课程上,通过课程把两者联系起来了。所以,学科建设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的责任来,要自觉担起课程建设的任务,并且把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特色及时体现到人才培养中去,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更富有内涵和特色。
三、融产业,“四新”“集群”有亮点
我们学校是一所应用型高校,这是由我校的办学历史、队伍基础、办学能力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期望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认知改变,“应用就等于低水平”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学术型和应用型都是高校类型,应用型高校同样可以办成高水平。但是,应用型高校到底怎么办、应用性专业具体怎么建,各校都在探索之中。从我校办学的现实来看,由于不是行业属高校,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有几个现实问题摆在了面前:一是应用领域不够清晰。我们的专业较少涉及产业领域,没有面向细分的产业链来设置专业方向,校企合作基本上是点状式、浅表层式的,导致专业的应用性不够彰显;二是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四新”改革步子还不够快,学科交叉在专业建设中体现不足,有些专业还固守在传统的建设路径上(如语言类专业。近期人外与科大讯飞正在洽谈合作,来改变长期来沿袭的传统培养模式);三是专业集群建设思想体现明显不足,专业基本上各自为阵,学院内部、学院之间缺乏协同,尤其是缺乏面向产业领域之间的集群。
去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调整、优化和促进本科专业建设的行动方案》,教务部门也组织了由全校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教务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参加的两次文件宣讲推进会。面向应用、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指向,目前已在全校范围展开了面向产业需求的专业调研、面向新医科的交叉创新班筹备、核心课程建设和质量跟踪、一院一特色和一院一认证等工作。现在看来,围绕“四新”改革方向,我们还应大力推进“专业+产业”“专业*数智”“专业*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于专业集群,有同志经常将其放在学科范畴来审视的,而本人的观点是,要立足应用、面向产业来讨论和建设专业集群。为此,去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还专门撰写了“提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水平”的一文。文章中提出了四个观点,即:面向真实的产业需求是前提、合理的专业梯队是必要条件、产教融合的平台是支撑和标志、核心指向的共享课程建设是关键。这里不再赘述。
四、提绩效,专业质量有支撑
我个人觉得,专业质量可以从特色和水平两个维度来衡量。专业特色是指在长期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或我优”的特质,专业特色可以体现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成效等多个方面。但是,我觉得专业特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应体现在培养什么专业领域的人才以及其培养人才的影响力。比如说,要想成为什么样人才,大家都会推荐你到哪所高校去读,因为这所高校的专业和专业特色已经被社会大众所认同了。由于我校是非行业属高校,全校性显性的行业特色不具备,客观来说,专业特色只有通过专业方向涉及的领域等来加以体现,比如,学校竭力主推的新医科建设,就是希望能形成“医学+”“康养+”特色。就总体而言,目前我们的专业普遍还缺乏特色。
专业水平往往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绩效指标来呈现,目前专业水平评价中有注重结果的评价、“结果+过程”的评价、增值性评价等。我校这几年探索的内部专业评价参照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采用“要素+结果”作指标评价。从这两年的内部专业评价来看,我校专业水平总体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比如:全校有33个专业自开办以来还没有自编出版过一本教材。如何提升专业的水平性指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命题。对此,我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重视:
一是要提升全校对教学绩效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因为我们的特色展现比很多行业属高校要难,所以更应该在水平指标上用力,名校一流专业必须要用绩效指标来作支撑;二是要在二级考核指标中增设国家级一类的相关指标,提升绩效目标值,以拉开不同单位绩效的差距,同时对考核指标作适当简精,比如四六级大学英语、体测指标等;三是要将考核指标尽可能聚焦、统合到重点、特色专业上,以及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上去,避免指标过于零散,出现“整车效应”不够明显的弊端,如教改论文的发表要重在为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