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心先生说,大家听课应该是什么态度?两句老话:正心诚意,阳明兼得。前一句好解。后一句,“阳”,行动的意思;“明”,智慧,见解,立场的意思。我们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学生需要本着对课堂的尊重,对知识的虔诚之心,以无比真诚的态度,积极地思考、回应问题,实践理论,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而木心先生此言对于教师来说也一样具备现实意义,只有当我们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耐心地倾听,教学双方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才能获得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见解、观点和智慧。
12月1日,徐绪卿校长与家扬书院14级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于所任教的书院拓展课程《大学发展与大学生概论》的课程座谈。会上,徐校长请同学们结合课程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15位学生代表的发言,徐校长都认真记录,并耐心解答和回应,引发了激烈的思维碰撞。座谈中,徐校长告诉同学们,大学教育不完全是职业的教育,大学的教育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大学生自我的志趣和理想。同学们在大学生涯中要加强学习,勇于锻炼,积极参与。要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好路线图,要自觉锻炼意志,养成习惯。同学们不但要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还要注重如何将知识化解为能力,要努力增强文化涵养,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座谈中,徐校长生动地阐述了通识和专业,梦想和兴趣,目标和行动,职业和发展,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深刻地引发师生们多维度的思考,引导他们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徐校长的讲话例证丰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是自己长期以来为人治学,学习、工作、实践的提炼和厚积薄发。
本次课程座谈是一次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一场头脑风暴,是对课程的反思,是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高校课堂教学创新探索的一次示范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