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和协同创新,以新医科建设为引领,以科研项目与科研平台为抓手,加大科研建设力度,在国家级项目、省部级成果奖励、科研经费、科研平台等方面再创佳绩,持续服务地方、服务教师,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学校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全校共立项各类项目791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含转入我校3项),省部级项目49项,市厅级项目 65 项,横向科研项目521项(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数量达84项),校级科研计划项目 114 项。
2024年全校教职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745篇,其中被 SCI 和 SSCI 收录 477 篇(ESI热点、高被引文章9篇),浙大一级30篇,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文章20篇, EI收录49篇(其中期刊论文 44 篇),CSSCI 6篇,浙大核心论文17 篇,北大核心论文12 篇;新获社会力量及以上成果奖 4 项,其中以学校教师为第一完成人、学校为第一单位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两项;在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 22 部; 发明专利 51 项,专利转化 9 项,实用新型专利 19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16 项;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成果 41 项。
目前,学校建有 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分别是: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校思政创新发展中心、浙江-荷兰口腔疾病数字化诊疗联合实验室、全省人工器官与计算医学重点实验室、智慧健康公共服务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另有 37 个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全面深化与绍兴之间的校地合作,在推动成立“浙江树人学院柯桥科技创新中心”后搭建了数字经济等3个研究所,打造了8个研究团队,从新引进青年博士、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中选拔派驻至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人员50名,促成14个关键产品成果转化或产业化,先后与22 家柯桥区科技企业签约,经费达1105.9万元,助力企业增效。
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山区海岛县县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加强与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派遣6名文化、科技特派员到温州、金华、绍兴等市区县基层服务和指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天台县三州乡共建共富工坊,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开展茶树新品种的申报、历史经典茶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调研等活动,充分发挥茶博士创新工作站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4年校院两级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全校共举行68场学术讲座,邀请13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校内项目主持人开展交流、辅导。同时,为提高学校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申报成功率,科研处多次邀请校外相关专家来校举办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充分调动了全校教师的申报积极性;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也浓厚了校园学术研究氛围大大推动和加强了我校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学报积极落实《<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提质升格实施办法》,邀约专家稿、认真打磨文章、潜心编辑,致力打造“少而精”的学术期刊。2024年学报刊发稿件60篇,共80万字。一年来,学报学术质量明显提升,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4 版)》,数据显示,学报复合影响因子为1.152,较 2023 版、2022 版分别增长 6.37%、48.45%;复合 5 年影响因子 0.806,较 2023 版、2022 版分别增长 15.63%、40.42%;总被引频次 664,较2023 年、2022 年分别增长 2.63%、6.75%。2024 年5月,举办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九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文科学报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国 70 余家高校文科学报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11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发布的第八届高校社科期刊评优中,学报被推举为8家突出贡献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