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非遗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是对文化自信的践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根植于浙江大地的传统文化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日,由学生发展与服务处(团委)、保卫处、后勤保障处、体美劳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携手承办,中数国韵(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移动拱墅分公司共同协办的非遗国朝文化节在拱宸桥校区田径场如火如荼举行。期间,校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王军多次莅临现场指导工作,希望它能给毕业生留下美好的毕业回忆。


锣鼓喧天舞狮开场,满满都是国潮元素,象征着毕业生日后的生活和事业蒸蒸日上。这是我校专门为2023届毕业生“私人定制”的最后一次校园活动和最“潮”的一堂思政课,共设置非遗集市区、传统剧目展演区和许愿祈福墙区三个场景。在非遗集市区,有百家非遗参展商“云聚”于此,分门别类地展示文创、美食、服饰、中医康养四类展品,深澳灯彩非遗人申屠飞东、宫廷爵绣代表王玉平、丝绸文化代言人朱帅雯、非遗酒酿馒头非遗人邱根良和浙江书画协会老师们等拨冗前来助阵,让身处其中的毕业生流连忘返,沉浸式地体验着传统非遗与现代创新的碰撞火花;在传统剧目展演区,有Nobodies乐队专场表演、老艺术家倾情献艺、非遗传承人服装大秀等,现场洋溢着青春范儿,毕业生与演员们同频共振,嗨翻一片,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许愿祈福墙区,毕业生络绎不绝地写下对母校的美好祝福,每一句祝福,都饱含着对母校的无限眷恋、对老师们的无限感激,现场令人无比动容。三个场景交相辉映,“国潮”和“毕业” 相得益彰,续写着校地交流合作新篇章。







本次活动,通过“非遗+展陈”“非遗+演艺”“非遗+体验”等毕业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宋韵文化、民俗、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深度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推动非遗项目与学生教育深度融合,厚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根基,为毕业生近距离接触解码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加码赋能”,让毕业生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非遗带来的乐趣,让浙江非遗在树人展现时代新韵。
活动现场,毕业生们纷纷表示:“这是学校送给我们最好的毕业‘礼物’,学校真是用了心,我们的毕业真的很young、很潮、很有范,瞬间让我们感到幸福感爆棚,树人我们爱您,给您点个赞、比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