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溯源学思想,“民呼我为”践行路

发布日期:2023-07-24 点击数:
作者:黄晨晨|编辑:|审核:

仲夏初芒,七月未央。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的“匠心·筑联”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到翠苑街道开展调研活动,追随红色足迹,践行城市更新。

实践小队由康梦凡队长携同胡艺腾、郑子翰、马骋祎、林杨旭、于昕楠、黄晨晨、刘旭、周荣金、竺灵杰和徐笑洁共11位同学组成。团队在费志宏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区统筹的城市更新视角出发,深度调研了杭州市翠苑街道的翠苑一区、学院路222号小区和学院路178号小区,力求探寻“老破小”变“清雅居”的现代社区共同富裕示范路径。

寻访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感悟“民呼我为”精神

翠苑一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民呼我为”重要指示精神的阐发地。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先后3次来到翠苑一区社区调研,2次给社区党委复信,并提出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 ”的重要指示要求。

本次调研中,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地走访了中院、翠印迹、老年食堂、成长驿站、初心广场等社区公共空间。翠苑一区从当初的“小黄灯,红手绢”发展到现在的全龄友好型社区环境,通过建构“10分钟”社区服务圈和“呼应为”智治平台等举措,切实大幅提升了民生福祉。20年来,在“民与我为”精神的指引下,原本的“老破小”蝶变成如今的“清雅居”,变得是居民的生活品质,不变的是关爱民生的坚定信念。

片区统筹共治共享,“3341”走“新”更走心

参观后,团队与翠苑一区社区、居民业主、物业公司和“幸福合伙人”等多方代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访谈。从访谈中了解到,所有受访人员对绿城善治(绿城服务集团下属公司)创新的“3341”大物业统管模式,都给予了不同视角的肯定。这种将“片区统筹”城市更新理念融入到社区公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仅焕活了翠苑一区的烟火气,而且惠及了周边原本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推动了共同富裕和谐家园的建设和示范。

交流中,团队还同各方代表探讨了老旧小区的长效治理问题,提出了入驻社区规划师、开展周期性调研、建立信任机制、拓展“幸福合伙人”范畴、建立长效更新机制等建议,得到充分认同和赞赏。

“问需于民”听取呼声,“问计于民”共谋福祉

交流访谈之余,实践团队还利用专业知识为片区内即将开展综合整治的学院路222号小区和178号小区进行了公益设计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根群众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居民呼声,公众参与方案讨论,现场答疑居民问题,以“民主促民生”,共同探索原有无物管小区的提质升级路径。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锤炼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使大家认识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治学道理,更激发了大家的社会职责和担当意识,感悟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上一条:【主题教育】十年赓续传承,永葆树人初心!校党委书记章清亲手为新生送上录取通知书

下一条:【暑期实践】传承茶文化 讲好中国茶故事——校友会暑期实践小分队寻访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