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的浙江省社科联跨学科研讨系列2021年度首场“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主题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1-03-22 点击数:
作者:吴雯|编辑:学校办公室|审核:

3月20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树人大学承办的浙江省社科联跨学科研讨系列2021年度首场“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主题研讨会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李兰娟教授,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黄荷凤教授,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老年研究院院长、浙江省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伟宏教授3位重磅专家作了主旨演讲。我校校长李鲁教授和来自医学、社会、伦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和我校党委书记章清教授出席并致辞。学校副校长叶时平及各学院部分教师参加。

郭华巍指出,本次跨学科论坛是我省社科界和医学科学界共同回应“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我省生命科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章清书记在致辞中感谢省社科联对我校的帮助和支持,感谢莅临会议的院士和专家学者,并指出举办该论坛对促进学校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论坛上,宋伟宏院士首先基于阿尔兹海默症的预防和诊治研究发展情况讲述了疾病对老龄人口生活质量的巨大影响,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相关老年疾病研究的投入力度,从而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发展压力。李兰娟院士重点分析了我国老龄化问题,并针对我省人口特点和区域状况,提出在健康浙江打造中要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智慧医疗和智慧照料的数字智能化平台,为应对老龄化做好充分准备。黄荷凤院士也从遗传学角度提出新颖老年病预防观点,对于老龄人口的健康养护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李鲁教授从全生命周期视角阐释老龄化概念,他指出,医养结合要为老龄化刚需兜底,要建立基于动态调控的智慧康养老机制。著名学者毛丹教授站在社会学系统协作角度提出身心两方面机能的良好状态,是缓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课题。吴息凤教授通过对肿瘤疾病的详细讲解,对老龄人口的身体机能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强调现在应借由大数据技术建立老年人群数据库、样品库,动态化、智能化保障老龄人口生命质量。张国清教授从政策构建角度分析了老龄化社会将会出现的问题,并从社会、政府和个人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多个解决思路,他强调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应着重于“养”,应依靠社会和政府力量加快围绕“养”的内涵构建新的养护体系。专家们通过这次的跨学科、多视角的交互融合,提出了多条创新性、建设性、前瞻性建议,为今后推动“健康中国”“健康浙江”的事业发展做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和思想引领。

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我校成功举办此次跨学科论坛,这既是新时期我校加快打造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教学与产业发展高地的有效举措,也是积极参与我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体现,为我校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年实现提质升格这一重要目标增添了发展动能。

此次论坛由腾讯视频进行了全程直播,当日线上线下收看人数逾300万。


直播链接:https://cos.zjqq.mobi/news/smkx/txdzw_live.html#/


相关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59518/6064149

中国新闻网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636352

浙江新闻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636352

浙江在线http://edu.zjol.com.cn/jyjsb/gx/202103/t20210320_22274105_ext.shtml

钱江晚报https://rss1.thehour.cn/news24/qutoutiao/article/435727

杭州电视台https://share.weihz.net/ihangzhou-web-manage/programshare/520360

上一条:继续教育学院班子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调研

下一条:教育厅校安处领导莅临我校督查平安校园建设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