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家’了”,5月6至8日,经过校园通行码查验、身份信息核对、体温测量、报到扫码登记等程序后,截至5月9日15:10,杨汛桥校区3739位2019级学生分批安全有序返校复学。

5月7日上午,校领导李鲁、章清一行到校区返校报到点,对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和提前报到的学生志愿者表示亲切关怀与慰问,叮嘱大家在做好返校复学工作的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杨汛桥校区精心组织、科学部署,把问题隐患想在先、准备工作干在前,为学生返校复学“保驾护航”。
科学部署 全员战“疫”
返校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抓实抓细校园疫情防控,保障返校复学安全,杨汛桥校区在学校的科学施策和统筹安排下,结合校区实际提前着手、精心准备,研究制定了返校复学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方案,科学部署返校前、学生返程、学生报到、清洁消毒、错峰就餐、教学管理、日常管理、出行管理、应急处置等返校复学及疫情防控工作,全员参与、齐心协力战“疫”。同时,校区多次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和优化工作方案和预案,提高应对校园突发疫情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护航返校复学。

精准摸排 分批报到
根据学校返校复学工作要求和学生返校所在地等情况,校区采取分批错峰报到,分别是志愿者提前批、正常返校第一批和第二批、来自重点疫区或途径重点疫区暂缓批。在学生返校前,校区认真落实省、市、区各级各部门和学校“精、准、实”的信息摸排工作要求,全面铺开电信扫码方式,精准摸排学生信息,了解他们返校前14天的身体状况、外出旅游史等情况,尤其对防控重点学生,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并进行动态跟踪和校园红码锁定。在学生返校时,校区专班联动各园区、南门报到点,对即时报到学生进行数据验证,再次核查有疑问的学生情况,确保“不该回的不回、不该进的不进”,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党员旗帜 率先垂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进一步在返校复学及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校区明确党员职责,实行五级网格管理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形成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工作格局,切实构筑严密防线。返校复学及疫情防控期间,校区党员教师充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放弃休息日来校区准备返校复学工作,积极报名参加隔离点工作,确保返校复学和疫情防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志愿服务 用心迎接
5月6日,146名2019级学生志愿者提前1天来到杨汛桥校区报到,他们通过短期志愿服务培训,迅速了解返校报到流程。5月7至8日,146名学生志愿者分为6个组穿梭在校园各个角落,在确保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为返校复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接站、校园通行码查验、身份信息核对、报到扫码登记、行李搬运等帮助,助力校区返校复学工作。他们以细心、耐心、暖心的服务,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教育先行 寓教于“疫”
在周密部署返校复学工作的同时,杨汛桥校区还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开展防控宣传教育,让师生知晓防控知识、了解疫情动态、绷紧防控意识这根弦。校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主动发声,以校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以及网络、电话交流沟通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引导学生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教育学生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校区还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

封闭管理 硬核防“疫”
由于校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人员密集度较高,学生返校后,校区将采取封闭管理模式,保障师生生命健康。为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校园超市、理发店、打印室、快递点等营业网点在科学监管下正常营业,食堂实行错峰就餐、不鼓励堂食供餐。同时,校区还在食堂、教室、电梯、学生园区、实验室等地定时清洁消毒;细化教学各环节管理,错峰错时分流;提前做好防疫物资、生活保障物资储备,保障返校学子安心学习和生活。

加强对接 属地支持
为确保返校复学及疫情防控工作安全、平稳、有序推进,开学前夕,柯桥区教体局、疾控中心、公安、市场监管、杨汛桥街道、高校服务中心等区专班各部门多次来校区督导检查返校复学及疫情防控工作,对学生返校报到交通疏导、门岗测温、验码认证、清洁消毒、物资配备、错峰就餐及治安管理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从5月6日开始,区联防联控专班各条线近20余人,每日驻点校区,切实高效协助校区开展返校复学工作的各方协调,积极保障校区返校复学工作安全有序平稳。


疫情尚未结束,思想不可松懈。在后续的防疫防控过程中,校区将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管控有度、管控有数,切实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