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昆树,1987年11月8日生,201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15年3月加入浙江树人大学,成为一名专任教师。参加工作4年来,他见证着树大的发展,也从树大的发展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他说,当初刚来浙江树人大学,加入高等教育学学科,自己对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懵懵懂懂,而且像很多人一样,由于不了解“民办”教育,想当然地以为所谓“民办”就是“营利”,对民办教育充满了一些偏见。在学科带头人徐绪卿教授的带领下,以及其他学科组成员的关心和帮助下,一步一步进入民办研究领域,也逐步认识到人之傲慢可能就来自于人之偏见或者说无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研究是一种工作、一份职业,也是一种生活、一种生存。在团队中研究,不仅能够收获学术的果实,而且大家通过共同的生活、交流和合作,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存的品味和状态。邱老师说,在他们团队,围绕一个学术问题,大家总是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特别是提到,学科带头人2015年获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后——这是全国民办高校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带领多位团队成员实地走访、考察了云南、广西、广东、内蒙古、宁夏、陕西、上海、江苏等十多个省市的民办高校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走南闯北”大规模的调研,不仅增进了他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作为研究者研究民办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办教育政策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邱老师自己感觉,要真正研究民办教育政策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的重要文件,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牵头成立了民办教育“1+7”政策体系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办公地点设在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这是学习民办教育政策的极佳机会,学科带头人让民办教育研究院成员全程参与。邱老师说,讨论到民办学校变更登记、财务清算、税收、土地等非常专门的问题时,他根本无法参与讨论,甚至听都听不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学科带头人总是鼓励着他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不要紧,没有人天生就懂。多听多学就会了”。
作为一名80后,未来的研究的道路还很长,也肯定会遇到或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邱老师相信,只要不忘“学术”初心,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按照适合自己的计划和节奏,就一定能够随着自然生命的展开而收获学术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