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1990年1月18日出生,201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1月加入浙江树人大学成为一名专任教师。参加工作刚刚十个月的张老师,虽然还是一名树大新人,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树大故事。
小时候的命题作文“我有一个愿望”,张老师的愿望就是做一名人民教师,最初的驱动力是教书育人很有成就感,后来加入共产党,加强了理论学习,认识到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老师要传道,传什么道?传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国植贤的决心。为了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张老师毫不犹豫地承担了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班主任的重任。
新生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张老师激动紧张的一夜未眠,既期盼又有点担忧。想到即将与自己的学生见面她感到非常开心,但又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为此她提前向学生口的老师咨询了很多问题,并一一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希望自己能从容的面对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人,唯有多付出,多实践。报到当天,张老师早早来到了报到现场,她微笑地主动与每一个新生见面,耐心地回答每一位家长的提问,由于互动太多,以致于在她前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不得不让她减少沟通时间。下午和晚上她又马不停蹄的把所有的寝室都走了一遍,一天下来已经是满头大汗,嗓子沙哑。但她觉得非常值得,她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尽快熟悉学生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学生工作开头必须抓严抓实”,张越老师就是这么践行的。开学短短20天里,张老师走访寝室10次以上,每一次都是和学生深入交流,经常到晚上11点,连中秋节的晚上也把大老远来看他的老公留在宿舍自己去下寝室。临床班的孩子大多都比较有个性,想法和问题也比较多,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张老师火眼金睛,发现苗头就找学生谈话,尽力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一谈就是1个多小时。同事问她这样累不累,她说:“总是要多交流,才能了解,才能有感情。”学生说“老师,你找每个同学聊天都请吃双皮奶你要被吃穷啦”,张老师却觉得,有时间和同学们坐下来聊聊天,有机会帮助他们,是比吃双皮奶还要幸福的事情。

除了建立班级群,张老师还建立了家长群,任课老师群,时不时在家长群里发一些学生学习生活的动态,遇到问题也及时与家长沟通,时不时和任课老师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力求做到让家长放心,让任课老师省心。

张老师总是很忙碌,备课、科研、上课、查晨读、查上课、查晚自习、查寝室、找学生谈话……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她的学生中,她就像一个知心姐姐一样,关爱她的每一个学生。或许某一天你会在树大的校园里看到一个脚步匆匆的背影,那可能是她在上课听课的途中,或者某个半夜,你会看到她送心情沮丧的学生回宿舍,又或者是早上7点的图信大楼,你会看到她早早的来到学生早自习的门口……虽然是一名新人,但是在树人大学,在临床医学的学生中间,张老师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责任,并且觉得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