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我校首届教育工作会议暨第九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学术报告厅开幕。学校领导班子,全校中层干部(中层后备干部)、学科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基层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实验室)主任、教学主管、学生主管、先进教师和博士代表等共计22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校党委书记章清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秉持“立德树人、为国植贤”初心,落实“三全育人”,推进“四个回归”,践行“五个坚持”,改革创新、务实探索,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成“党放心人民满意社会欢迎学生理想内部和谐”的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大学。

大会认真听取了校长徐绪卿作的《秉持立德树人初心,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坚定不移建设一流民办大学》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剖析了我校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徐绪卿指出,近年来,全校师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齐心协力,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主线,聚焦应用,以行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协同育人良好机制, 初步形成了具有树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营造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学校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明确了“五个坚持五个满意”的办学愿景,建设了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五位一体”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筑了应用型本科的学科体系,构建了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徐绪卿认为,面对新时代,学校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学校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立德树人的职责到位了没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地了没有?行业学院的建设深化了没有?人才队伍的作用发挥了没有?科研满足教学的要求了没有?教师服务地方的能力提升了没有?各项改革措施激发活力了没有?学校办学的特色彰显了没有?学生的获得感提升了没有?这九个问题振聋发聩、使人警醒。
徐绪卿强调,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要在八个方面予以突破。一是要认清形势,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全校上下要形成“四个回归”的共识,把“培养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二是要保障党建引领,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要坚定不移地以党建为引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办教育;三是要引领课堂革命,找准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都融入到每门课程中。四是要错位发展,做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学校要找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要不断深化行业学院建设,调整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并着力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要大力建设校内产学研实训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科技竞赛水平。五是要引培结合,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要以分类管理为抓手,以职业发展为核心,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活力,打造一支“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合作、专兼结合”的人才队伍。六是要突破瓶颈,形成产学研联动的科研机制。要进一步聚焦社会发展、凝练研究方向,为学校本科教育提供学科和科技支撑。七是要“三全育人”,形成全校范围的协同工作机制。要调动校内外各方主体,开展全方位合作与协同,有效地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八是要整体推进,创建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使每项改革都能在提高育人质量和效益上见成效。
开幕式上,基础学院、健康与社会管理学院、城建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分别围绕党建与德育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竞赛育人、产教融合育人等主题,分享了经验与做法。

章清希望,与会人员应围绕徐绪卿校长的报告,认真分析各学院、部门在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点,共同思考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岗位职责。要结合本次大会下发的两个文件(《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全面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