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动育人才!树人学子走进“小热昏”开启特色实训之旅

发布日期:2025-05-15 点击数:
作者:张子扬、王鹤仪|编辑:黄达聪|审核:

近日,我校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老字号活化传承与创意传播” 微专业的学生,参与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沉浸式实训活动 —— 走进浙江“小热昏” 食品观光工厂,深入探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将专业学习与非遗传承紧密结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宝贵机会。

活动开场,70 余岁的 “小热昏” 传承人俞康发先生精神矍铄,以充满感染力的舞台表现惊艳全场。随着抑扬顿挫的韵律响起,他运用诙谐夸张的肢体语言与极具感染力的说唱艺术,伴随着阵阵铜锣声将一个个生动故事娓娓道来。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发言,和小热昏品牌的陈佳婧老师围绕 “小热昏” 的表演技法、创作构思及传承困境展开深入交流。这场沉浸式互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非遗艺术的认知,更为后续专业实践注入鲜活灵感。

随后,大家走进弥漫着鸬鸟蜜梨清香的制糖工坊,开启了一场 “舌尖上的非遗” 探索之旅。杭州梨膏糖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武长征师傅将雪梨、罗汉果等十余种磨成粉末的中药材倒入铜锅,与梨膏糖浆充分混合,文火慢熬间,蒸汽裹挟着草本芬芳氤氲开来。从原料配比、文火慢熬,到反复搅拌、倒模成型,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准把控。学生们用手机拍摄关键工序,并向老师傅请教古法熬制时火候判断的诀窍,还有人尝试记录不同阶段糖浆的色泽变化。从历史溯源到现代创新,从原料选取到制作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互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循着非遗传承的脉络,学生们走进小热昏工厂的专属梨园,开启创意视频的前期采风和镜头采集工作。五月的梨园,青嫩的梨子如绿宝石般缀满枝头,大家穿梭于枝叶间,用镜头定格这一抹初夏的绿意,为后续课程任务积累了丰富鲜活的影像素材。

此次实训活动是 “老字号活化传承与创意传播” 微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更将所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老字号活化传承与创意传播” 微专业将继续探索更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努力。

上一条:我校在2025高校思政工作形势任务主题报告会做专题交流

下一条:河北美术学院执行校长甄墨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