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磐安县教育局紧密合作,于5月22日共同举办了“真理的味道·立志成才 兴磐有我”磐安县大中小学“新时代变革实践”首场主题宣讲巡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金劲彪教授和江宏博士受邀担任此次理论主讲嘉宾。此次活动理论宣讲与实践调研有机结合,是大思政课格局构建的一次积极探索,为双方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安文小学报告厅,金劲彪院长为县教育局教研员、城区中小学党支部书记、思政教师做了一场主题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专题报告。他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框架与六条原则,结合浙江“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的城乡协调发展成果,系统阐述“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等基层治理智慧,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安吉余村等地的实践路径,为在场人员呈现了一幅浙江在党的领导下先行先试的现代化图景。现场听课的教师表示,金院长的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表示今后要努力追求具有“磐五味”(党建味、学段味、地方味、文化味、人情味)的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生长力。

在磐安中学报告厅,江宏老师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八八战略”二十周年,解码浙江跨越发展的时代密钥》为题,给磐安中学高一学子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江宏博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八八战略”的诞生背景、核心要义、深远意义以及丰硕成果,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这一战略为浙江发展带来的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以及磐安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走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他激励学子要掌握“八八战略”所蕴含的8个人生妙招,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宣讲之余,在磐安县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黄凌等人陪同下,金劲彪院长、冯伟副院长等一行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玉山古茶场参观。玉山古茶场始建于宋朝,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茶叶交易场所。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古茶场时提出“要保护开发好玉山古茶场”的殷切希望。玉山古茶场内的磐安茶文化博物馆更是展现了当地“以茶兴业、以文铸魂”的传统智慧。

为给2025年大中小学暑期实践活动设计做准备,团队一行还就近考察了浙江省 3A 级景区村庄——墨林村,该村通过古村落保护与文旅融合,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发展理念。实地走访中,金院长等人与当地干部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素材,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

考察团还了解到,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美誉的磐安,其灵山秀水不仅孕育了“中国药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孕育了安文镇中心小学这颗素质教育的璀璨明珠。在磐安县教育局陈卓珺副局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经历百年沧桑的安文小学“书院式”新校园,实地感受了传统江南书院朴实、典雅、清幽的人文环境。在校内的孔子文化馆和校园非遗文化活动室,则进一步了解了该校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于2025年4月正式开馆的孔子文化馆,将成为弘扬婺州南孔文化精神,探索孔子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

本次活动是磐安县教育局与浙江树人学院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行动。后续,双方将以“立志成才 兴磐有我”为主题,继续推动大中小学学段贯通联动宣讲,通过“大学教授讲理论、中学教师讲实践、小学教师讲启蒙”的分层模式,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联动、资源共享”的思政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