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徐绪卿校长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办院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研究》(课题批准号:AFA150012)课题组在厦门大学举行成果公开发布会暨专家咨询会。由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资深专家潘懋元担任组长,来自于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的6位高等教育专家认真审核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质询了有关项目进展、成果、成效等情况,并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的高度评价。课题组部分成员、学校办公室、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厦门大学部分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近20人旁听了会议。


自2015年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根据分工和研究计划,在课题负责人带领下,先后组织6批近40人次,对10多个省市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台州、金华、衢州、湖州、绍兴、宁波等地市共60多所民办院校开展了调研工作;拜访调研相关领导(省级领导6人、厅局领导16人)、民办院校举办者和民办院校校(院)长、民办院校党组织负责人共400多人和部分教师等;召开了各类会议14次,参加会议的近400人;问卷发放2000余人;利用各种场合主动出击,扩大访谈,其中一般访谈80余人,深度访谈50余人,来访会谈100余人,专题采访了210余人次,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及时对材料进行整理,完成了相关调研报告10个,其中为相关部门提供的研究报告4个,一个获得副省长的批示采纳。课题组已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9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共11篇,被《新华文摘》摘录1篇,被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课题组完成了九份调查报告,编印了《政策汇编》,完成了课题研究总报告,约50万字书稿,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正如专家组在意见中写道:课题组开展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该领域及同类课题研究奠定了厚实的资料基础,也为《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课题从回顾民办院校办学体制的起步和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大学办学体制的渊源和演变,剖析了世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典型国家的发展案例和经验,分析了民办院校办学体制的主要类别特征、政府政策在民办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民办院校办学体制发展的关键,提出了民办院校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比较系统地研究民办院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的成果。课题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我国民办院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存在的五大问题,所提出的观点有理有据,切中了当前民办院校发展中的政策关键点;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课题组提出我国民办院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的六个结论,符合中国民办院校发展实际,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为民办院校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完善提供了决策依据,为民办院校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参考。课题研究成果丰富了民办院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理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课题组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研究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应用性。部分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已经为省部级有关单位采纳,在服务国家民办教育“新政”的贯彻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总体认为,该课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课题预定的各项任务,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专家也就课题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下一步,课题组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开展研究,完善研究成果,并根据新时代新情况,扎根中国大地,持续深化研究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内在关系,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