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庆日一起回忆23年前关于树大校标的点点滴滴

发布日期:2017-11-08 点击数:
作者:郑伟进 王丽娜 陈艳红|编辑:王健|审核:

这个校标,树大人最熟悉不过了。杭州拱宸桥校区树人广场中心,绍兴杨汛桥校区越湖之滨,树大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但是你是否清楚关于它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还得从1993年的12月说起,那是树人大学即将迎来10年校庆的时候,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校标设计,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赵武洲闻讯后决定一试。那段日子里,他四处查阅资料,常常静思默想。

树大姐妹学校——台湾树人女子商校的校标引发了他的设计方向,在其柔美的图案中激发出阳刚的创作灵感,又从树人大学校名中的“树人”两字找到启发,最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设计。

校标为圆形,以“人”字造型为基础呈上升趋势,采用“人”字形渐变,一气呵成大树,以青松来寓意百年树人,更有成材的涵义。“人”的叠加,祝愿学校人才辈出,又像一本本翻开的书籍,一片片翻涌的浪花,象征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同时又像一只只振翅高飞的大鹏,祝愿同学们鹏程万里,更是对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期冀。

四周由内外两圈组成,外圈上部排列英文字母“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浙江树人大学),下部为树大中文题写“浙江树人大学”;内圈下部标明“1984”建校年代。色彩采用象征青春活力的树木本色——绿,间以金、红两色(颜色后有微调),使校名更为醒目,并给人以美的感受。整个设计彰显了我校“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和“艰苦创业,务实创新、敬业奉献”的树大精神。

当时投稿的同学很多,但赵武洲的设计是一眼就被大家选中的。在随后的学校大会上,他受到了表彰,收到了奖品——一块手表和一本证书。虽然手表没几天就不走了(初期学校经费比较困难),但那份荣誉他还是一直珍藏在内心深处。

23年沧海桑田,树人大学已经从当时1千人左右的规模发展到如今有17000多名在校生、拥有拱宸桥和杨汛桥两个校区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赵武洲校友也褪去了当年的青涩,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想对母校说的一切,当年就已融入了校标中。

让我们重新打开历史的卷宗,一起来瞧瞧赵同学当年的说明吧。


各位老师:

由于上次说明的不明了,老师们对我的设计可能还不尽了解,现把我的构思、设计时的一些想法和说明中不够详尽的部分,再做书面补充。

首先对于把校标图形改之为树形的设想作一些解释。应该说设计初我就已考虑到这点,“树人”当设计“树”,但我又认为“树人”更侧重在“人”,应在“人”上多加考虑,如仅仅局限在“树”,很容易把我们的校标设计成植物园式的,“植物节”等形式。这样虽我们自己对之有所见解,但对于外界,很难使之一目了然(认为我们是所学校)。因此我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这点,但没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而是试着用含蓄、抽象的手法将其设计成,以“树形为辅”,“人”字为主的图形。

对于图形边缘的粗壮方正,各位老师们也提出了疑问,在此我再说明一下。在设计时,我是以台湾树人女子商校的校标为参考的,借其“人”字形,反复纤细,以达到兄妹篇的目的。且“人”形的粗壮,恰似一本本翻阅的书,借此反映出我校学生求知的氛围。且粗壮的线条更显得醒目而有力,单单从设计的审美观点来看,也是有益而无弊的。

最后我想对看法最多的“树”形再谈一二。其实图形中我已把它设计成一颗,甚至是一片树林了,至于其看法,由于是抽象图形,因而观之完全凭感觉和想象。比如未交稿前,我曾试着把它展示给别的同学看,大多数均看出了它的树形,为了更能起到暗示作用,在色彩选择中,我还特意选用了绿色。另外从台湾树人女子商校的校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她的抽象含意:她在说明时,不也说成是成片的森林吗?但图形中并没有具象的树木,而只是凭借观者的联想,达到其设计意图的。因此我认为我们也无须将其设计成具象形,因为将来的标志一定是抽象比具象更具生命力!

以上是我设计时的一些想法和构想,仅供参考,可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望老师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设计者:92装潢专业赵武州1994.4.25

上一条:老党员讲树大——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邀请李再伉老师讲树大,谈责任

下一条:《中国建设报》宣传报道浙江树人大学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斩获佳绩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