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智暖桑榆,这场“银龄探‘智’”行动超暖心!

发布日期:2025-06-30 点击数:
作者:周盈盈|编辑:杨翠|审核:

近日,宸阳书院学生自发组队,并由公共管理学院老师指导跟队的一行8人,组成“智暖桑榆”暑期社会实践团。一周时间内,团队走访杭州多区共5个社区,与120余位老年人和多名社区老年工作负责人进行了深度沟通,近距离看到“银龄社会”与“数字时代”的共存图景,期望从老年人角度出发,了解“智能”如何实现更好的照护。

行前培训与团队力量凝聚

行前培训时,团队7位学生各自确认分工,蔡菁菁老师对“智暖桑榆”暑期社会实践团展开专业指导。从实践初心出发,不仅细致强调与老人沟通、开展服务的安全与伦理细节,还细致梳理问卷调研流程,从问卷设计的逻辑、老年人的思考与表达习惯,到回收问卷后的初步整理,一一讲解。队长李采妍同学积极组织,同步传达学校实践规范,辅助老师引导大家理解任务要求。培训中,成员们深入学习与老人适配的沟通技巧、调研方法,团队对实践目标与路径形成共识,凝聚起服务老人、践行使命的合力,为奔赴实践一线筑牢基础。

611C3

开头盛夏时节,数字热浪席卷城市,一群青春身影却专注于帮老年人“触摸”智能温度。他们是智暖桑榆社会实践团!为洞察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照护的了解程度,助力智慧养老服务精准落地,实践团奔赴杭州多个社区,以“趣味活动+问卷调研+深度访谈”为抓手,搭建起科技适老与银发群体的沟通桥梁,探索“数字助老”的实践新路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对智能照护设备缺乏了解,家中也尚未配备相关设备,这一现状为后续助老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站:景华苑里,叩响“智能初体验”

Day1 | 杭州市上城区昙花庵路190号景华苑

午后,社区实践食堂内“套圈赢好礼”“老歌猜猜乐”的摊位前人头攒动。实践团成员一边引导老人参与游戏赢取纸巾、香皂,一边顺势进行智能设备的访谈。

在后续的访谈中,大部分老人表示从未接触过智能照护设备,仅少数人对其略有了解。但陈奶奶的话道出普遍心声:“这些东西听起来好,但家里从来没买过,也不知道咋用。”大部分的老人提出有些APP字体太小,我们根本看不清!”这些反馈为后续调研提供了重要方向。

2E746

第二站:小满茶咖+景芳社区,聆听“多元心声”

Day2 | 上午·景芳5区小满茶咖 / 下午·景芳1区西区

茶咖里的“尝鲜派”:在小满茶咖,实践团将“老歌猜猜乐”搬进室内,播放《茉莉花》《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曲目。抢答正确的周阿姨捧着香皂,兴奋分享:“我不仅爱听歌,还会用手机拍广场舞视频发抖音呢!”然而当谈及智能照护设备,她也摇头:“我就玩玩手机娱乐,像自动报警、健康监测的设备,根本不了解。” 问卷统计显示,仅有少数的老人知晓智能照护概念,且无人实际使用过相关产品。

社区里的“科技达人”夫妻:下午在景芳1区西区 ,“智能设备的问答+套圈挑战”同步进行。当实践团成员谈到智能设备时,殷阿姨和孙叔叔笑着分享:“家里的扫地机器人都换了三代,而且用语音助手来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智能设备我们用得可溜了!”

第三站:长征桥社区,倾听“银发期待”

Day3 | 长征桥社区居委会

我们对老年人进行一对一的调研,在“智能知识”了解过程中,老人们对“智能设备是否安全”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担忧网络信息泄露风险,害怕个人数据、养老钱 “不安全”;有的则认可智能设备在健康监测、紧急呼救等场景的潜力,只是纠结 “想用又不敢用”。不同观点碰撞间,尽显老年群体对智能科技复杂又真实的态度。

当我们回顾问卷调研的过程时,绝大部分的受访老人家中未配备任何智能照护设备,“价格贵”“不会操作”成为主要顾虑。” 这让我们突然清晰了方向:老人不是拒绝智能,而是盼着科技能“弯下腰”,把操作简化成“按一下就报平安”的按钮,把价格变成退休金能承担的数字。

第四站:田园社区,锚定“智慧养老”真需求

Day4 | 半山街道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踏入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人们围坐闲话的场景,让调研多了几分生活温度。开展一对一问卷时,孙爷爷攥着用了多年的木拐杖,接过话茬:“电视里说智能设备能帮忙养老,可咱不知道咋选,也怕花冤枉钱,要是社区教教、政府给点补贴就好咯!”

翻看问卷数据,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希望社区多开培训课,教教咋操作设备;盼政府给补贴,让价格能 “够得着”。这些声音,是孙爷爷想跟上时代的期待,藏着老人们渴望科技助力养老,又怕门槛太高的纠结。

像景华苑里老人对智能的陌生、小满茶咖周阿姨的 “尝鲜” 困惑、长征桥社区老人盼 “简单设备” 的期待,都该在田园社区找到呼应——把操作简化,让价格亲民,用培训和体验搭起桥,才能让智慧养老真正走进老人日常,勾勒出科技暖人心的新图景。

ADBE7

结语:“智暖桑榆”,让科技温度照进银龄生活

四天走访,百份问卷勾勒出清晰现状:智能照护设备对多数老人而言仍是“熟悉的陌生人”——听过却不了解,想用却不会用。这场“银龄探‘智’”行动,展现了老年群体与科技之间的巨大鸿沟,更让实践团意识到:智慧助老绝非简单的技术传递,而是需要从知识科普、设备适配到心理疏导的系统性努力。未来,实践团将围绕“消除认知盲区、降低使用门槛”继续实践与活动。我们期望,让科技真正成为银发群体触手可及的温暖守护。

编辑:周盈盈

社会实践团参与人:李采妍 王思翼 杨清雅 陈欣仪 周盈盈 孙嘉怿 王静静(“智暖桑榆”社会实践团)

审核:蔡菁菁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一针一线织文脉,一步一履探振兴——重智青行畲绿共富团队丽水实践调研纪实

下一条:艺术学院赴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交流学习,共谋申硕工作新发展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