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艺术学院学生在2025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4项国奖

发布日期:2025-11-05 点击数:
作者:孙一琳|编辑:李秀|审核:

我院学子首次在2025第13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创意竞赛中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团队同台竞技斩获 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3项;在省级赛区评选中,荣获 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数字媒体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的育人成效。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榜单的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并于2025年再次入选《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与设计大类竞赛指数》目录。该竞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组委会联合主办,以“科技创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为宗旨,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与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本届竞赛共吸引国内外 50万余名师生 参与,提交作品近 17万件,覆盖全球六大洲 50余所高校,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国总决赛共有 1900余支团队、4800余名师生 齐聚哈尔滨进行巅峰对决,评审均来自行业企业,以产业标准保障竞赛的公平性与专业性。

此次竞赛成绩,彰显了学院践行“技术赋能创意、人文涵养素养”的办学理念,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实践教学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智能科技与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为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文化自信的复合型数字媒体人才持续发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答辩现场

我校师生答辩现场

优秀获奖作品

设计说明:作品《钱塘记:数字化再现数字大潮文明》由环境设计(室外空间)王伊汝创作,郑黛丹老师指导。作品以“数字叙事”为核心,融合现代数字互动技术与钱塘江悠久的历史文化,设计一个集科技互动、文化传承以及休闲娱乐的智慧型数字叙事公园。该设计选址于杭州市滨江区,依托钱塘江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记忆,围绕五个叙事节点展开,构建从自然起源到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完整文化故事脉络。项目引入数字投影、体感交互等技术,打造多感官沉浸式体验空间,增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文化参与感和互动体验感。场地规划中注重滨水界面的开放性与交通系统的整合,提升整体可达性空间活力。另外,设计在功能分区基础上融入文化内容表达与科技互动装置,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场景叙事体系。这是一件以数字叙事为纽带,科技创新为手段的环境设计作品,它以独特的空间叙事逻辑和文化再现手法,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链接历史与未来的智慧载体。

设计说明:动画短片《祈盼》由动画(数字动画与插画)221魏晴雨同学独立创作,乔晖老师指导的一部手绘+AI的动画短片。通过爷孙俩的生活点滴,真实朴素,感情真挚,探讨“生命与传承”这一主题。灵感源于故事,结合实际生活,并且“画面”展现“真感情”。这部短片成功地用动画的视觉语言,将抽象哲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片段。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传承并非知识的灌输,而是如生长般无声无息——是爷爷弯腰劳作的身影印在孙儿眼中的模样,是那份对待时间、对待生命的温柔与耐心,通过共同的记忆,完成了代际的传递。这是一部安静却充满力量,简短却余味悠长的优秀动画作品。

设计说明:动画短片《云端幻疗院》由艺术与科技(3+2)241陈彦霆同学独立创作完成孙一琳老师指导。作品以3D视频的形式呈现,融合未来构想与疗愈叙事,探讨当代人日益沉迷数字世界、逐渐脱离现实的社会现象。以当代游乐园作为灵感参考,通过对未来“疗养院”的设想,艺术化地描绘了一种帮助人们治疗过度使用数字设备、缓解心理压力与社会孤立的方法。作品以冷静克制的视觉语言构建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让观众在沉浸的体验中反思科技带来的双刃效应——既连接了世界,也割裂了真实的人际情感。《云端幻疗院》传达出一个温柔而深刻的主题:唯有直面真实与自我,人才能重新找回被数字迷雾掩盖的心灵平衡。

获奖证书

上一条:我校召开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启动会

下一条:校友反哺显担当 艺苑焕新启新程|艺术学院举行氛围提升项目揭牌仪式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