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我校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启动会在拱宸桥校区查济民大厦230室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常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史国栋,副组长、宁波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苏志刚,专家组全体成员和项目管理员、观察员、秘书组,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委员、院长徐继彬,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室主任、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李金波,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室、省教育评估中心高教研究所副所长薛玉刚,我校党委书记王洪中、校长李鲁等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书院负责人、全体联络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李金波主持。

专家组组长史国栋代表专家组就审核评估有关工作进行说明。他指出,本次评估将通过“线上审阅材料+访谈多元主体”刻画学校整体面貌,再以“入校现场考察”重点求证线上存疑问题,最终形成详实报告与问题清单。他对学校提出三点核心要求:一是把握评估导向新变化,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紧扣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全方位考察重点,突出立德树人与“以本为本”等核心理念落地,与专家组协同协商问题清单,推动多元主体形成共识与合力;二是借助审核评估契机,激活自我改革之力,学校站在硕士点获批、综合实力跃升的新起点上,更要锚定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深化改革、强化优势,打造标志性成果。要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十六字方针,检视办学定位与目标的契合度,优化育人体系、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在追求卓越中发展特色,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实力;三是积极回应评估观念,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倡导以“平常心”“正常态”如实呈现办学情况,评估后建立整改闭环。他希望学校以本次评估为新的起点,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版图上以更坚定的教育自信、更扎实的质量底色,书写中国特色高质量民办教育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浙江“两个先行”贡献更具温度与力量的树人答卷。

校长李鲁致辞并表态。在致辞中,李鲁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办人民满意的“名校民办”为目标,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四大核心领域的办学成效。他强调,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情况的全面检验,自评估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将其确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成立了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校上下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自评工作,并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出“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良好氛围。他代表全校师生郑重表态,将以最诚恳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严守评估纪律,实事求是提供材料,全面真实展示办学情况,全力协助组织好线上访谈、听课看课、材料调阅等各个环节,确保线上评估工作高效顺畅,为各位专家开展工作提供周到的服务与便利。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委员、院长徐继彬代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做好本次评估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深化认识,深刻把握审核评估工作的时代内涵。要充分认识教育评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核心作用,明确新一轮审核评估承载的政治使命与肩负的时代课题。他指出,学校要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切实深化评估价值导向认同,锚定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乘势而上、永谋新篇,努力探索高质量发展、公益性办学的树人之路。二是协同共治,着力构建评估质量持续提升的新范式。参评高校、评估专家与评估机构应科学统筹、合力攻坚、同向同行,构建新的质量共同体,实现审核评估从单向审核转变为双向赋能,教育质量从周期性改进转向持续性进化,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质量闭环共治新范式。三是严守纪律,坚决维护评估工作的公正性与公信力。他强调,此次评估工作要做到“三个严格”:严格政治纪律、严格工作纪律、严格廉洁纪律,共同维护教育净土,不碰红线、不触底线,守牢评估工作生命线。

会上,李金波宣读文件并介绍了专家组成员。

此次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专家组将根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考察,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助力学校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