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我校《课程改革和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年)》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4月7日下午,学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2015年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系列报告会的首场报告,邀请了浙江大学苏德矿教授、宁波大学王晓东副教授做主题演讲。学校领导徐绪卿、章清、王军、陈新民、陆桂芹出席,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中青年教师代表、机关代表等两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教务处长金劲彪主持。 副校长陈新民在致辞中指出,关于教学改革,有老师反映很难、很孤独,但是教学改革是教育者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学校在推进教学改革中开展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很多教师在课堂改革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有两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课程内容,要解决好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问题;二是教学方法,要变“教师传授为主”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王晓东副教授作了主题为《MOOCs/SPOCs与翻转课堂》的精彩报告,他认为,“慕课不是万能神器,翻转没有统一模式”。他指出,互联网时代,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更具备从互联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可能,教师应主动适应技术革命带来的教育变革。他介绍了慕课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慕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随后,他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重点介绍如何在互联网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激活学生、激活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他分享了宁波大学开展“问题引领”的探究式教学和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经验,以及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的具体模式和实际成效,结合自己的反思,给与会老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创新教学体验。

浙江大学数学系苏德矿教授是浙江大学“学生最喜欢的浙大老师”之一,他作了主题为《我的教学六字经:懂、透、精、趣、情、德》的报告。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他从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听得懂、如何听得有兴趣、如何学的透彻、如何学的精益求精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意,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教学经验,即“懂、透、精、趣、情、德”“六字经”。他生动风趣的演讲,饱含着对学生满满的爱和对教学的深刻思考,也充分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认真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后,校长徐绪卿作重要讲话,他首先感谢两位专家的亲身传授和倾情分享。他指出,课程改革和课堂创新是本学期一项重要工作,他强调,课堂教学仍是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履行职责的主阵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空间、潜力还非常大,广大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要不断探索创新;广大教师应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水平,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近期,校院两级还将举行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系列报告会及课程公开观摩活动,届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