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由我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联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2013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正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发布。这是继2012年首次发布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报告之后,又一次发布相关领域的科研竞争力排行。其中“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在国内还属首次发布,项目负责人汤建民教授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
发布会由副校长陈新民主持,校长徐绪卿代表学校对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通过对学校30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徐绪卿指出:“科研在民办高校内涵和发展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特别是同公办院校比较,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竞争的‘短板’,只有不断弥补这块‘短板’,才能真正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才能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他也强调了学校之所以花大气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和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积极、持续地开展民办高校科研竞争力研究,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民办高校了解自身的科研工作状况提供了基本依据,增强民办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是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并为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机构了解民办院校提供重要的信息。

校长徐绪卿致辞
科学研究作为高校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关乎高校育人、服务及传承功能的实现,还是高校提升内涵、特色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公开发布更是得到了中国高教学会、浙江省高教学会、浙江省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女士还以独立于高校和管理机构之外的“第三方视角”,对研究成果进行审视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研究报告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个‘回应’,其一是回应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科研应当也必须成为高教发展的中心;其二是回应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办学水平提升的迫切要求,科研短板必须弥补;三是回应了高等教育实践当中的最新问题,即在坚持政府扶持教育,学校自主办学原则的同时,社会力量介入参与学校的监督与评价。”此外,她还建议未来的评价研究能进一步汲取更广泛的科研成果纳入评价,并积极研究科研数据背后的经验、案例等。

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致辞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教授也就当前国内大学评价报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来自全国13所民办本科及独立学院的代表在共享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就各自科研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汤建民教授发布2013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当前,随着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民办本科和独立院校科研竞争力积极开展科学、系统及量化的研究与评价,的分类评价,不仅有利于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经一步总结科研工作的特点、特色,分析查找各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科研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引导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重视科研和学科建设,完善办学功能,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在这些分类评价的研究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的民办本科院校评价体系。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教授作报告
据悉,此次发布的《2013年中国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2013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从论文、课题、专利、奖励等四个考察维度,对全国292所独立学院、95所民办本科院校2011-2012年科研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报告数据翔实、评述客观,具有前瞻性。根据报告研究,浙江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位列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前三,前十中浙江省占有6席。而浙江树人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列民办本科院校的科研竞争力3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