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梦系列报道之九:亦师亦友引路人

发布日期:2014-02-06 点击数:
作者:xxbgs |编辑:|审核:

——访生环学院孙建平老师

\

“孙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老师,是生活中的兄长,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像在其他老师面前的拘束感。他和蔼可亲,就像我们的亲人、朋友一样,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是来自一位07级毕业生冯志高对于他所喜爱的老师的评价。这位老师就是当选今年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之一的生环学院的孙建平老师。

毕业于辽宁大学微生物专业的孙老师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环境工程硕士,1998年来到杭州。当然,他一开始来杭并没有从事教育行业,而是在杭州一家环保公司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2003年开始攻读浙江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和了解,他才有了从教的念头。在2006年5月,他离开公司来树大从教,在此期间,他继续攻读博士,直到2009年博士毕业。2010年春天,他远赴美国,在明尼苏达大学生物产品及生物系统工程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年后学成回国,继续留在树大任教。

虽然做老师的资历不深,但孙老师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学生的方法。他常常告诫学生,“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对于知识的获取,他更希望学生能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孙老师不单单只是传授书中的知识,更多的是结合实际的案例或是自身的实践经历来告诉学生怎么把知识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孙老师也喜欢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讲历史故事,或者联系生活和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他说这能很好地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因此,孙老师的学生对于他上的课是不觉枯燥的。

孙老师还常常和学生在一起搞设计,有时会拿出一些现阶段的项目给同学们做。如今正在做的就是关于农业废弃化资源利用的设计。他强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课程的设计操作比起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有意义。因此,一有机会,他就会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他说“派他们去现场学习,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真正欠缺的是什么。”

\

“在日常生活中,孙老师非常反对我们去玩电脑游戏,他经常组织大家集体活动。有时候会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或者玩玩台球。每一次只要有孙老师带着,大家都会玩的很开心、很尽兴”。他班上的一位学生如是说道。孙老师也坦言,喜欢与学生在一块的时光,经常会抽出时间参加学生的活动。“当然这也是应了他们的强烈要求呀”他笑着说道。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孙老师曾跟着当地的一位教授从事研究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知识理念,而且在《Biomass & Bioenergy》、《太阳能学报》、《环境科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中发表相关论文著作。2010年以来,承担了《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机理及工艺调控策略》和《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using diary manure as the merely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的科研课题,他回到学校后又继续开展“农业资源在利用和废物资源再利用”的科研项目,曾获得了“环境工程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校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近20篇,多篇被SCI和EI收录。

孙老师表示目前的计划是带领学生一起搞好科研设计,当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再去研究各项科研工作。而下一步的目标中他谈到希望能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因为在国外留学期间让他意识到,英语对于他的科研工作是有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对教学的改革也是他努力的目标之一。“让我们共同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他希望与学生共勉,一同努力进步。

上一条:舟山东路治安防控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下一条:学校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后勤职工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