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青春足迹丈量养老温度----明哲书院“耆路同行”调研团深度探访磐安农村养老现状

发布日期:2025-07-03 点击数:
作者:周前超、陈佳妮、李欣|编辑:周前超|审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在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民生领域的核心议题。6月22日至25日,浙江树人学院明哲书院“耆路同行——磐安县农村养老现状调研团”深入雅庄村、乌石村、横路村等地,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解码农村养老的“幸福密码”。

雅庄调研:烟火气里的养老温度

6月23日上午,调研团队赴雅庄村开展实地考察。该村老龄化特征显著,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围绕养老金待遇、医疗服务便利性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开展问卷调查。受访村民普遍反映良好,其中一位老年村民表示:“卫生所步行仅需五六分钟,就医取药十分便利。”调研数据表明,当地老年人对养老保障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村级老年食堂切实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每日午间,老人们有序前往位于河畔的养老食堂就餐。一位受访老人表示:“子女在外务工,食堂保障了我们的一日三餐,解决了后顾之忧。”该服务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获得感和安全感。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与尖山镇政府召开养老服务工作专题座谈会。镇长就该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重点包括:推行邻里互助养老机制、完成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建立夜间安全巡逻制度,以及冬季为老年人发放保暖用品等具体举措。通过座谈交流,调研团队对该镇构建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医养融合:尖山医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6月24日,调研团队实地考察尖山医养中心。该中心依托镇中心卫生院设立,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据院长介绍,针对磐安县三县合并后老年人口基数大的特点,机构通过改造三四楼空间建成医养中心,有效解决了当地养老需求。中心创新推出“10天体验入住”服务模式,实行医护人员与老人共同就餐制度,并在节假日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定期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

尖山医养中心在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病房采用二十四节气命名体系,走廊设置怀旧主题文化墙,并科学调整楼层编号避免数字谐音问题。院长强调,现代养老服务不仅要满足基本照护需求,更要注重维护老年人尊严感和归属感。这一理念引发调研团队深入思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其中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尤为重要。

调研启示:青年视角下的养老新思考

调研发现,磐安县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形成两项创新性举措:一是村级老年食堂有效解决了独居老年群体就餐保障问题;二是尖山医养中心探索形成的'医养结合与人文关怀并重'服务模式,为县域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据调查统计,当地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充分体现了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成效。

调研结果显示,磐安县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创新示范项目:第一,村级老年食堂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独居老年群体的日常膳食保障问题;第二,尖山医养中心示范工程:创新构建"医养结合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为县域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根据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当地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达到85%以上,充分验证了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成效。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工作格局,其中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尤为重要。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筑梦家访薪火行——明哲书院 “筑梦家访薪火行” 实践团架起家校协同育人连心桥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农旅融合,筑梦田野——校友会“一路向你”走访校友吴文纹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