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筑梦家访薪火行——明哲书院 “筑梦家访薪火行” 实践团架起家校协同育人连心桥

发布日期:2025-07-03 点击数:
作者:丁绍凯、赵绎然|编辑:夏立芬、沈加秀|审核:

6月25日至27日浙江树人学院明哲书院 “筑梦家访薪火行” 实践团队奔赴湖州长兴,正式开启为期3天的资助育人专项家访活动。团队始终秉持“精准资助、暖心育人”的理念,计划走访学生家庭,通过政策宣讲、成长对话、需求调研等多元形式,把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助力寒门学子逐梦前行。

家访暖心行,情系学子家 —— 步履丈量温情,对话传递关怀

在湖州长兴,团队携资助政策宣传手册等材料先后前往同学家中进行家访。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们亲切交流,从家庭收支细节聊到学生学业规划,再以 “助学贷款申请步骤”“勤工俭学岗位薪资标准” 等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涵盖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内容,配合政策流程图解演示国家奖、助学金等多项资助政策。队员们认真倾听家庭情况,了解家长对政策的知晓度与需求,并仔细记录交流内容,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

精神传承育,信念铸梦魂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资助初心

踏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泛黄的家书、锈迹斑斑的军号、布满弹孔的军旗,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为理想艰苦奋斗、互助扶持的峥嵘岁月。实践团队成员驻足在 “军民鱼水情” 展区,看着老照片里战士将最后一口口粮分给百姓的场景,思绪不禁与当下的资助育人工作产生共鸣:“当年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群众,如今我们用政策助力学子,都是在传递希望与温暖。”

云端传薪火,感恩续华章 —— 连线毕业学子,共话资助深情

夜幕降临,团队成员通过视频连线,与受资助毕业生展开了一场温暖而真挚的云端对话。采访中,毕业生们纷纷讲述着自己如何将 “受助” 转化为 “助人”:有人创业成功后设立助学基金,有人利用专业知识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对资助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感恩精神的接力传递,让资助育人的温暖在云端不断蔓延。

湖韵育初心,文脉传薪火 —— 探源太湖文明,深悟资助之道

走进长兴太湖博物馆,实践团队成员们沿着 展区徐徐前行,在历史文物与现代影像交织的空间里,探寻 “传承” 与 “互助” 的文化密码。在 “马家浜文化” 展区,团队成员凝视着古朴的陶器和农耕工具,仿佛看见先民们携手开垦土地、共建家园的场景。这些文物历经岁月流转依然保存至今,就像资助育人的力量,跨越时空为学子点亮希望。

此次 “筑梦家访薪火行” 实践活动,团队以文化为桥,以实践为舟,在太湖文明的脉络中触摸到传承的力量,于红色记忆的肌理间感悟到互助的内核。他们见证了资助政策如太湖之水滋养寒门学子,更目睹了文化基因与育人实践同频共振 —— 从新四军纪念馆里革命先辈的 “互助火种”,到太湖博物馆中先民协作的 “治水智慧”,皆化作精准资助的精神源泉。

站在实践的终点回望,明哲团队将以 “资助育人” 为笔,以 “文化传承” 为墨,把太湖流域的千年文脉、红色土地的奋斗基因,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青春方案。我们将携着实践中的种种收获,在守护文化根脉中延续希望,在赋能乡村振兴中书写担当,让每一份资助都成为激活文化生命力的种子,让青春身影成为共富画卷里最鲜活的注脚。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知行践湖州,青道沐新风——记知行青道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青春足迹丈量养老温度----明哲书院“耆路同行”调研团深度探访磐安农村养老现状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