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习绘渔图承古韵 思传海艺悟新声——记“习思渐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03 点击数:
作者:俞伦伦|编辑:俞伦伦|审核:

六月的舟山,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为定海区新建社区的夏日注入了别样的活力。2025年6月23日至25日,浙江树人学院“习思渐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伙伴们并肩携手,在这里开启了一场以传承舟山渔民画非遗为主题的文化探寻之旅。

作为海洋文化孕育的艺术瑰宝,舟山渔民画以浓烈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诉说着渔民与大海相依相生的故事。此次实践中,我们有幸在渔民画代表性传承人张高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循着“习思渐悟”的脉络,触摸这门非遗技艺的温度与深度。在暑期社会实践老师的带领下,两校学子将共同走进渔村巷陌、画室工坊,从学习勾勒浪涛的线条起步,在思考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渐次揭开渔民画背后的海洋记忆,最终领悟非遗传承的当代意义。这场跨越两校的文化之约,正以青春之名,让渔家丹青在新时代的海岸线上焕发新的光彩。

习绘・丹青妙笔 —— 两校学子共承渔画技艺

画室里的颜料盘盛着大海的色彩,张高俊老师的画笔在画布上勾勒出浪涛的弧度。浙江树人学院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围站两旁,目光追随着老师笔下夸张灵动的渔船、饱满鲜活的鱼虾。

“渔民画的魂在‘真’,线条要像渔网般有张力,色彩得如阳光下的海面敢碰撞。” 张老师边示范边讲解。两校学子轮流上手,从笨拙地调和颜料到渐入佳境勾勒船锚,彼此递过画笔、分享心得,在笔尖的默契中,让渔家丹青的技艺在青春手掌间流转。

思悟・山海情韵 —— 解码渔民画里的海洋记忆

漫步南洞艺谷,艺术馆中众多渔民画铺展成流动的海洋史诗。 两校学子驻足细品,从色彩浓烈的渔船读懂闯海勇气,从摇曳的渔网望见渔家智慧。社区老渔民讲述的画中故事,让线条与色彩有了温度 —— 原来这不仅是艺术,更是渔民与大海千年相守的生命密码。指尖抚过壁画凹凸的肌理,仿佛触到了海洋文化跳动的脉搏。

践行・薪火相传 —— 青春力量让渔画焕发新彩

走访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干览镇人民政府,我们读懂了渔民画传承的“守护网”:政策扶持传承人、文旅融合展画韵。两校学子在这次暑期实践过程中,更主动接过传承接力棒。从画室到政企,青春力量正为古老技艺注入新动能,让渔家丹青在代代相传中,既留住山海记忆,又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天的舟山实践虽暂告段落,但“习思渐悟”的旅程仍在延续。从张高俊老师笔下习得的丹青妙笔,到南洞艺谷里读懂的山海情韵,再到政企联动中践行的薪火相传,两校学子以青春之力,让舟山渔民画的传承有了更鲜活的模样。 画布上的浪花会褪色,但刻进心里的非遗温度不会。老师们的嘱托、两校协作的默契、艺术馆长的教诲,都将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未来,“习思渐悟”团队会带着这份收获,让更多人看见渔民画里的海洋史诗 —— 毕竟,传承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无数个 “习绘、思悟、践行” 的新起点。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溯阳明文化旧脉,探时代传播新径——马院“浙”里阳明调研小队赴余姚开展阳明文化传播调研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知行践湖州,青道沐新风——记知行青道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